close

The Father

“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.” 獲得第二座奧斯卡影帝、高齡83歲的安東尼‧霍普金斯(Anthony Hopkins),於墓園中朗誦這首英詩〈切莫溫馴地步入良夜〉以緬懷父親,健朗慧黠的樣子和《父親》苦於失智的模樣大相逕庭。

《父親》(The Father, 2020)以罹患失智症的父親的視角,帶出父親和女兒的互動中,也從中延伸出記憶與時間意義的探討。

迷失在記憶裡

觀影前,先入為主認為這是部溫馨感人的電影,但電影一開始就將觀眾拋入主角Anthony的世界裡,帶領觀眾一起迷失於時間中。以女兒Anne(Olivia Colman飾)前來探望父親為始,Anthony又逼得一名看護辭職了,他認為自己並不需要看護。

然而接下來,同樣是女兒和女婿,這一幕和下一幕卻是不同的兩張臉;重複的對話不斷發生;室內空間配置不斷改變;時間是早上也是晚上。前半部氛圍充滿懸疑,以跳躍剪輯用下一幕推翻之前說過的話,呈現Anthony的記憶錯置,讓電影並不溫情脈脈,而是彷彿置身於Anthony虛實不分的恐懼中,體會他的心境,也讓人更期待結局必然的揭曉。

我們終究不是Anthony。觀眾能意識到對話的重複,以及時空的錯亂,以及女兒的心力交瘁,但Anthony未必知道。他在電影最初的態度相當防衛,而這源自於恐懼。他不斷找尋手錶、懷疑手錶被偷,想弄清時間,也可看作亟欲抓住消失的時間。他將女兒請看護的行為,視作是要覬覦他的遺產,並聲稱絕不會搬出公寓。「我好像連呼吸都妨礙到你了。」他時而談笑風生,時而刻薄傷人,一面想掌握記憶並證明自己,一面也因無力掌握而深怕被拋棄。Anthony越來越混亂與脆弱,他兩度聽到女婿對自己說:「你還要活多久?」兩度聽見女婿希望將自己送往安養院。甚至有一幕,是女兒正作勢掐死Anthony。或許有些只是心理想像的投射,有些是真實記憶的拼接。

但電影的脈絡隨著Anthony狀況的惡化逐漸清晰,直到最後一幕,護理師的現身解釋了一切。Anthony已經在安養院度過幾個月,女兒Anne也早已遷居巴黎。護理師每天都要跟他說相同的話。而前此那些情節,也許全是安養院這段日子與過往記憶的交織。

「過去只是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」

描述記憶問題的影劇很多,常常是倚賴結尾的反轉,讓觀眾與主角同時得知真相,像是電影《我記得》(Remember, 2015)裡,罹失智症的主角想對當年迫害自己的納粹軍官復仇,直到結局才發現殘酷事實;電影《殺人者的記憶法》(살인자의 기억법, 2017)中,罹失智症的主角為了保護女兒,奮力在記憶消逝前與殺人犯搏鬥,但上映版與導演版卻剪輯出兩個全然不同的故事,更可知所謂真相也許僅是當事人與觀眾一廂情願的想像。

《雲端情人》(Her, 2013)有句臺詞:“The Past is just a story we tell ourselves.”(過去只是我們告訴自己的故事。)雖主題無關,但我認為這句話很適合用以詮釋這樣的電影。

《父親》則用細碎剪輯呈現虛實交錯,讓觀眾也分不清現實,一面造就這部的懸疑刺激,一面也讓人體會身處其中的主角多徬徨無助。在有限的空間、97分鐘的短短時間中,彷彿濃縮主角的無數個日子。手法類似於《記憶拼圖》(Memento, 2000),用打亂時間線的敘事表現記憶的混亂。我們仰賴於記憶來認識自己,而記憶消失了,便無從形塑自己是誰。

朝生暮死的夢境

最後一幕,Anthony終於認知到自己在安養院,感受到先前一直恐懼的被拋棄。 “Don’t Leave me alone.”他甚至忘了自己的名字,也忘了對手錶的執著,即使他以為還在的手錶已不在手腕上。他想起母親,如初生嬰兒般依偎在護理師懷中哭泣。這動人又讓人心碎的一幕,Anthony在電影中真正卸下防衛,展現脆弱。

Anthony Hopkins的演技不用多說,只是習慣於他的經典作品《沉默的羔羊》和《此情可問天》的深沉又道貌岸然的形象,看他詮釋老態龍鍾的失智症患者倒有奇特的新鮮感,希望老爺爺一直好好的。Olivia Colman飾演的Anne也很動人,呈現出照護者的無力感,全心付出卻要應付父親的陰晴不定,看著父親漸漸遺忘自己,掙扎許久才將父親送往安養院。她獨自於廚房哭泣,獨自望著以前的照片,獨自在計程車上掉淚,獨自擁有過去的記憶。這場病對患者與照護者都是折磨,但雙方卻可能都是孤獨的,因為意識未必身處同一時空。

更令人悲傷的是,最後一幕是否也在安養院中反覆發生呢?Anthony是否每天都經歷此前的混亂後,重複被告知現實、在偶然清醒的時刻又再次感受到被拋棄的無助呢?此時的清醒是不是反而是種殘酷?如果時間失去意義,這樣的轉身就忘,會不會是幸運也是詛咒?

想起動畫《蟲師》我很喜愛的一集〈吸露之群〉,主角因為被蟲寄生,白天醒來,晚上就會衰老而死亡,隔天又會醒來,如此重複每一天。然而被治癒後,她卻懷念患病的日子,因為如今眼前是「漫無止境的時間海洋」,每日只是前一日的延續。而以往每天醒來,雖時間無以延續與累積,但因生命只濃縮於短短一天,每天都是新鮮且充實的。主角最後因為難以接受害死父親的打擊,選擇再次被寄生,回到朝生暮死、生命只有當下的狀態。對照《父親》,同樣無以累積記憶,心靈卻可能迷失在認知裡,無法活在當下。

電影創造跳躍又虛實難辨的場景宛如夢境,隨著真相揭曉,觀眾醒來,而主角卻只能留在夢境裡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電影 電影評論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S 的頭像
    YS

    YunSpeak

    Y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